回忆我的奶奶


奶奶走了,如此匆匆,没有等到我们2022年五一的再聚,深圳那一别,临行时四目相对的潸然泪奔,和那个深深的拥抱,竟然是天与地的诀别,再也看不到奶奶了,再也看不到了……奶奶以后只会在我的记忆中出现了,但我却知道记忆是不可靠的,照片里的场景也会伴随记忆的衰退而变得模糊不清,如之奈何?都说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在遥远的深圳,回望故乡,思念奶奶之时,当以此文,化着一首泣歌唱给亲爱的奶奶来听,希望她在另外一个世界,日子能够过的轻松,生活能够安详与幸福。

记得从我有记忆之时,第一个与奶奶一起有记忆的场景,就是自己站在老家的菜园子里,挎着一个菜篮子,看着奶奶挥舞着镰刀割韭菜,那些韭菜在青灰的遮掩下,似乎已经被收过几茬了,在那绿油油的一茬再次露头之时,我们又出现在这畦韭菜地里,奶奶手起刀落,伴随着嚯嚯嚯的声音,那些一丛丛嫩生生的夹杂着浓烈韭菜香味的战利品就到了我的篮子里,那一刻不知道怎滴就刻印在了内心,变成了幼年初始的稀疏记忆之一,此后,与奶奶一起的大多记忆,都是和这个菜园子是有关的,小时候看起来和奶奶一起干得最多的那些体力活,譬如拎水浇菜与挖菜园松土,那时避之恐不及,现在回忆起来那些劳动场景,常有爷爷在一旁打开收音机听着新闻,奶奶督促我挖土翻土整平,总是如此亲切而又那么温暖。

奶奶没读过书,她最早算是渔民,跟了爷爷后便是上了岸,变成了种地人,因此她的人生信念与大多数农村人信念是一致的,就是勤劳为本,懒惰可耻,尤其是对家里男孩子在这方面要求更甚,即使不能勤劳致富,也可以勤能补拙,笨鸟先飞。所以我和奶奶一起的大部分时间里,她都是忙碌着的,我也是忙碌着的,至于小学到初中那个在家求学期间,寒暑假或周末,自己想睡睡懒觉,基本是不大可能的,必须要早起,因为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起床晚是羞于见人的,一大早便会有一大堆农活给你安排上了:锄草,车水,种菜,收割,挖土……自己虽然是奶奶干农活的小帮手,但她也深知校园的学习教育对于子女的重要性,所以从来不会因为干农活而来耽误我的学习时间,一般都是知道我作业完成的情况下给我安排事情干,因为爸妈长年不在老家,我也知道爷奶的辛苦,也便常常主动承担一部分农活,得到爷奶认可的时候我还是很欢喜的。

奶奶平时说话嗓门比较高,在我活儿干得不好的时候,奶奶会大声训斥我教我改正,那时候我也会气呼呼假装听不见,奶奶倒是很少打我,甚至有时候爷爷想过来动手教训我的时候奶奶会来给我求情,大多数的时候我都是记得爷爷是严肃的,笑容很少挂在脸上,奶奶却会让我产生亲近感。记得幼年时,有一年从合肥坐火车去无锡,那个年代,火车运力不足,大家其实不是坐火车,而是站火车和爬火车,爷爷奶奶带着我,车厢里根本无处落脚,晚上困得不行,我站着都能睡着,奶奶就往自己的行李袋上一坐,把我抱在她怀里,那样生生坐了一夜,到站了,奶奶把我放下后,几乎都站不起来了;后来上了大学,暑假回老家,奶奶觉得我已经是个有知识的大小伙子了,不再像之前那样逼我早起干活,甚至早上见我赖床,竟把饭都给我端过来了,我哪里享受过这种待遇大受感动,笑着问奶奶:你不喊我起床干活了,咋还把饭端过来,这下要把我惯坏了呀?奶奶回答说:大孙子都上大学了,上学比干活还重,把饭给你端过来,你就可以多睡会儿;


爷爷奶奶都不擅长与人攀谈或长篇大论的闲谈,他们如此,从小便跟着他们一起长大的自己,在童年青少年时期性格亦如此。奶奶没上过学不识字,就一般概念而言她不算个知识文化人,但她却很敬重文化人,我想在她心里,爷爷识文断字会算账,又曾在国家机关里干到退休,一定是个文化人,所以奶奶生活的两大重心就是:一要把农活干好,二要把爷爷这个文化人的生活起居照顾好。虽然奶奶从不觉得自己是个文化人,但从早期家庭教育对我的性格与认知而言,可能奶奶对我的影响更大些,因为爷爷一向沉默少言,我早期的是非观念形成大多跟奶奶农谚中的朴素价值观相贴合:比如说勤奋的重要性,奶奶会经常说:早起三光,晚起三慌;再比如说,只有我和她一起割稻子的时候,我看着一大亩未割的稻子发愁,她鼓励安慰我要动手干别再观望说:眼是孬种,手是好汉;这些精炼的句子似乎很有生命力,虽然奶奶也不知其出处,但还是口口相传,印在我的脑海里,甚至有的也成了自己行事原则的一部分。

后来我工作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小幸福,当然随之而来的就是独立生活上的各种烦恼和压力,虽然时常想起爷奶,却也无法撒开腿就跑回老家里,知道他们年龄大了,恐怕这个世界的日子对他们来说是过一天少一天了,每念及此,努力保持着一年回家看望他们一次的节奏。爷奶终究年龄很大了,爷爷在2019年永远离开了自己,很遗憾,爷爷在世的时候自己没能促成爷奶同来自己工作的城市来看看,爷爷走后,就想着不能再等了,一定要让奶奶来孙儿工作的这个城市来看看,虽然奶奶年龄很大了,虽然坐高铁很有风险,不过奶奶不惧这些,奶奶想要出来看看这个世界,孙儿一定要帮她完成这个心愿。2019年十一回去老家,和二爹二妈及家人们共同商定过后,奶奶从二爹家被妈接回来到了深圳。因为来的路上体验了高铁,接到奶奶的时候,看得出她的兴致很高,我们一家人都很欢迎奶奶的到来,虽然房子不大,甚至爸还不得不腾出自己的屋子去睡沙发,但是看到老人心情能舒展,我们都觉得很值得。


自己平时工作忙,不能总是陪着奶奶,奶奶听力不好,每天下班或上班前看到奶奶,我对她说话,她有时听不到我说什么,但她就总是会冲着我笑,看到奶奶的笑容,自己心里觉得内心很平静很满足。周末有空的时候我也会带奶奶下楼走走嗮太阳,奶奶腿脚不太好,出门要做轮椅,也怕晕车,外面合胃口能吃的东西也不太多,又赶上2019年底的疫情,呆在深圳的大半年时间,带她爬山看海逛商场,拍照合影景点打卡,奶奶只要心情好,她是不怕这些劳顿的(不过有些时候要是累了或外出久了,老人会有些卫生状况出现,需要爸妈在一旁辛苦处理,所以自己也不能由着性子带上奶奶太多折腾),她喜欢看这些新鲜的地方,新鲜的景物,还有新鲜的人群,有时候还喜欢点评几句,每每看到奶奶像孩子一样的兴奋表情,我就觉得把奶奶接到这边的决定是正确的,自己和家人们的努力是值得的。


不过,奶奶知道自己年龄大了,想要叶落归根,2020年3月后就说打算回去,那时候连拍照的表情都会带着心事,高铁站送别的时候,奶奶久久抓住我的手不放,我对奶奶也很是不舍,眼泪夺眶而出,那个时候就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一别,疫情尚在肆虐,已经不知道下次再见面会是什么时间。奶奶回去后,一段时间住在姑姑家,我知道奶奶很思念自己,我也想念奶奶,于是就在中秋附近的时间,把她在这边拍的一些照片寄给了她,后来听姑姑说,奶奶经常会抱着那些照片,摸着一张张照片发呆,自己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想着有机会回去再看看奶奶。


再后来,奶奶知道我们有了小鱼儿,高兴的说真是老天开眼,让我们有了另一个孩子,我们也觉得这是上天的恩赐,更是感觉这是天上的先祖们给的庇佑,当时跟奶奶说,等小鱼儿一出生我们就带着小鱼去看她....呜呼,谁曾想,噩耗传来,奶奶在小鱼儿出生前的三个多月就撒手人寰,我竟未能再见奶奶最后一面!

今日是奶奶的周年祭,这篇回忆录,我去年从老家回来的列车上便开始写,当时一提笔便泪如泉涌,断断续续,写到一半便不能自已,只得停下笔,奶奶离世一周年了,我知道也不能再等了,写这篇回忆文的时候,自己仍旧涕泗横流,‘就让这这记忆从笔尖留下来吧’,我告诉自己,‘一个人真正的离世,是他被所有人遗忘',奶奶永远不会从我记忆中消失,一切的一切的曾经都那么真切,我相信这些曾经爱着自己,我也爱着她们的人,还有这些美好的回忆,都将成为自己穿过黑暗与迷雾的力量源泉,斯人已去,长歌当哭,长文以祭,唯以此文,献给爱我的和我深爱的奶奶!

孙儿祭于公元2023年3月19日凌晨

声明:梨木乔の生活栈|版权所有,违者必究|如未注明,均为原创|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回忆我的奶奶


梨木乔の生活栈